普京前往美国前,乌克兰5万大军集结边境,想复刻库尔斯克2.0?
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边境的森林里,履带碾过泥泞的土路,无人机在低空盘旋警戒。距离普京飞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晤仅剩四天,俄乌边境的硝烟味却骤然浓烈。
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边境的森林里,履带碾过泥泞的土路,无人机在低空盘旋警戒。距离普京飞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晤仅剩四天,俄乌边境的硝烟味却骤然浓烈。
之所以不让欧盟参与,特朗普是为了压缩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对于欧盟这个政治上的“侏儒”,特朗普一直都看不上眼。
欧盟外长11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15日将举行的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和欧方下一步行动。乌克兰外长受邀参加。美国“政治新闻网”称,这次会议的目标就是确保泽连斯基在阿拉斯加的谈判桌上有一席之地。连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展开一系列外交行动并频频发声,希望推动乌克兰甚至
参考消息网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1日报道称,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频道10日播出的采访中说,美国正在努力安排一场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美俄乌三方会晤。
8月15日(星期五),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前往美国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举行一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会晤,此次“特普会”的核心议题是推动乌克兰实现停火。然而,就在会谈即将举行之际,特朗普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突然发表强硬言论,称“普京最终将以失败者的姿态结束会面”。这
川普8月8日自食其言,未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反倒宣布与普京本周五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并提议“交换一些领土”结束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在国际上激起反响。乌克兰和欧洲都做出了反击式的回应。
自7月下旬以来,乌克兰陷入了2019年泽连斯基当选总统以来最严重的国内政治风波。就在俄罗斯对基辅、敖德萨等大城市的无人机与导弹袭击不断升级之际,一批以青年为主的抗议者走上街头,反对泽连斯基试图将原本独立运作的反腐机构纳入政府直接控制。
据《国会山》日报、路透社、NBC等多家媒体披露,白宫正在考虑一个极具冒险精神的操作——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不速之客”的身份秘密抵达阿拉斯加,并在特朗普与普京会谈的关键时刻突然出现。
眼下,全球目光都聚焦在阿拉斯加: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约定在8月15日坐上谈判桌,为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寻找出路。然而,就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会晤之前,真正的前线上却炮火连天,打得激烈。
有人担心两国可能达成对乌克兰不利的协议。特朗普提出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领土交换”的可能性。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已排除向俄罗斯割让领土的可能性。他周日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这场被视为结束俄乌战争“最后机会”的会晤,正被一场暗流涌动的外交博弈笼罩——据美国《国会山》日报、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披露,白宫正酝酿一项极具争议的计划: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不速之客”身份突然现身会场,将原本的双边会谈变为三方角力。
15日即将举行的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备受关注。过去这个周末,乌克兰和欧洲展开一系列外交行动并频频发声,希望推动乌克兰甚至欧方参会。一名欧洲外交官说,他们很担忧会成为“历史的注脚”。
15日即将举行的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备受关注。过去这个周末,乌克兰和欧洲展开一系列外交行动并频频发声,希望推动乌克兰甚至欧方参会。一名欧洲外交官说,他们很担忧会成为“历史的注脚”。
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普京和特朗普约定下周五阿拉斯加会谈,主要讨论如何结束乌克兰战争。但是从俄乌双方的立场看,靠特朗普的游说结束乌克兰战争,几乎没有可能。所谓的“双普会”,特朗普和普京的会谈,很可能沦为一场“阿拉斯加小旅游”,举世关注但没有
15日即将举行的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备受关注。过去这个周末,乌克兰和欧洲展开一系列外交行动并频频发声,希望推动乌克兰甚至欧方参会。一名欧洲外交官说,他们很担忧会成为“历史的注脚”。
然而就在特朗普确定了和普京会晤的时间和地点后,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白宫内部传出消息,声称泽连斯基可能参与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元首会晤。
根据福克斯新闻当地时间8月10日播出采访万斯的内容显示,他在节目中透露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谈判达成的协议不太可能令任何一方满意,任何和平协议都可能让俄乌“不满意”,而美国的目标是达成这两国都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看得出来,万斯直接给这场备受瞩目的盛会泼了一盆冷水
选择这片152年前沙俄售予美国的土地,特朗普的算盘打得震天响:借历史隐喻暗示“领土可交易”,更用地理近便逼普京“客随主便”接受美方议程。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那句“飞越白令海峡合乎逻辑”的声明里,藏着多少被迫接招的无奈?
从双方曝出的消息来看,都没有提及乌克兰。很明显,俄美双方的阿拉斯加会晤,没有邀请泽连斯基。有很多媒体人感叹,作为当事的一方,在关键时刻却没有被请上谈判桌。
顿巴斯平原的硝烟里,俄军正悄然改写战争的方程式。过去一年多,红军城外的拉锯战像一部重复播放的残酷电影——俄军坦克集群在开阔地集结,乌军“弹簧刀”无人机便如秃鹫般俯冲;每天3万发炮弹倾泻而下,却难撼乌军五道纵深防御体系。2024年11月,中央军区某摩步旅一仗损失